1、雛雞開食的適宜時間:雛雞第一次喂料叫開食,應在出殼24小時后,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雛雞有啄食表現時進行。這樣既可使其體內殘存的卵黃吸收利用,又可使雛雞進入育雛舍后有充分的休息時間,有利于生長發育。開食前2-4小時先飲水,可使開食更好發揮作用。
2、開食過早的害處:雛雞出殼后36小時才完全具備消化功能,如果在出殼后不足24小時就開食,可傷害消化系統,引起消化不良拉稀糞,或排出囫圇糧食,影響生長發育。
3、開食過晚的害處:雛雞空腹活動,長時間消耗體力,失水過多,身體變虛弱,降低壯雛率,影響生長發育。
2雛雞斷喙“過早過晚都有害”
斷喙是為了防止浪費飼料,同時可預防發生啄癖,如啄羽、啄趾、啄肛等。
1、斷喙適宜時間:主要7-10日齡時進行,用電熱斷喙器比較方便,孔徑的大小因日齡不同而異,6-8日齡用4.4毫米孔徑,9-10日齡用4.8毫米孔徑,為減輕應激及減少出血,斷喙前1天飼料中添加多種維生素和維生素K3。
2、斷喙過早的害處:雛雞耐受力較差,容易發生嚴重應激。
3、斷喙過晚的害處:因喙已長大許多,血管神經豐富,容易出血過多,更容易發生嚴重應激,影響生長發育。
3蛋雞補鈣“過早過晚都有害”
1、蛋雞補鈣的適宜時間:商品蛋雞在18周齡、肉種雞在22周齡,距開產時間約為2周,為重要的補鈣時間。
方法有二:
(1)在育成雞飼料中,每天添加貝殼粉或碳酸鈣粉,用量為從1%開始,逐漸增多,末后達到3.4%-3.5%。
(2)在產蛋率接近5%時,改為含鈣量較高的“蛋雞飼料”。
2、補鈣過早的害處:育成期的雞對鈣的需求量較少,約占產蛋雞需求鈣量的三分之一,如果過早補鈣,因不能吸收利用,多余的鈣從腎臟排泄,可引起嚴重痛風癥。
3、補鈣過晚的害處:對鈣的需求量,產蛋雞比雛雞、育成雞高3-4倍,如果大批開產后才補鈣,此前不能吸收足夠數量的鈣,不能滿足蛋殼形成的需求,即動用骨骼中的鈣儲備,容易引起骨質軟化癥和癱瘓癥。
4蛋雞開產“過早過晚都有害”
蛋雞達到開產日齡開始產蛋稱為“適時開產”,其好處為:初產蛋重大,產蛋高峰持續期長,產蛋期飼料報酬高,種蛋合格率高,孵化率高,死淘率低。
1、蛋雞開產的適宜時間:
(1)以產蛋率作標準:一般以群體產蛋率達到5%時作為開產日齡。
(2)以開產日齡為標準:不同品種的雞開產日齡不同,即:迪卡雞119日齡、羅曼雞126日齡、海蘭雞與星雜288雞皆為140日齡,來航雞150日齡。
2、開產過早的害處:
(1)對雞體的危害:雞骨骼肌肉發育不良,軀體小,體重輕,瘦弱,未老先衰,易發生乏力性難產,脫肛增多,啄肛癖多發。
(2)對產蛋性能的危害:產蛋小,蛋重輕,產蛋率上升緩慢,產蛋高峰持續時間短,產蛋高峰過后產蛋率急劇下降。
3、開產過晚的害處:
(1)對雞體的危害:因產蛋過大,易發費力性難產,脫肛增多。
(2)對產蛋性能的危害:開始產蛋數日內易產過大蛋,產蛋高峰延遲,產蛋總天數減少,產蛋總產蛋量減少。